为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就业创业工作精神和教育部《关于做好2020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精神,进一步提升我院学生就业创业工作水平,建立健全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管理体系,确保毕业生就业状况布点监测工作和年度就业目标圆满完成,现制定2020届毕业生就业方案。
一、工作目标
通过全面掌握毕业生思想和心理状况,精准施策,分类指导,全面推进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提高就业质量。切实帮助毕业生解决就业过程中实际困难,引导毕业生以积极的心态求职就业,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影响,保障毕业生充分就业,确保我院2020届毕业生就业工作目标顺利完成。
二、组织领导
学院成立2020届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与服务,切实形成全员参与,确保就业工作稳步推进。
组 长:陈复昌黄良杰
副组长:汪晓伟邵翠丽王培玲贾宪军
组 员:团委书记教研室主任就业专干各毕业班辅导员
三、工作举措
(一)转变方式,打造云双选线上服务。
加大就业政策宣传力度,使毕业生全面掌握、了解国家有关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力针、政策。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通过广泛宣传和认真组织,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做好就业工作信息摸排,招聘信息推送,主动邀请企业持续举办网络双选会和空中宣讲会,为毕业生提供安全、便利、高效、匹配的就业信息和指导服务。
(二)拓宽就业渠道,扩大就业空间。
1、充分利用国家新近出台的各项毕业生就业倾斜政策,加强信息搜集,提供政策指导,为毕业生持续推送公务员、选调生、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教师招录、大学生到国际组织实习任职等招聘信息,及时发布笔试面试时间提醒、注意事项等有关信息,提供专项考试与面试咨询、指导和服务。
2、鼓励毕业生积极就业、创业和到基层就业。大力宣传“三支一扶”、“村官”、“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国家、地方项目,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从基层工作岗位做起。积极邀请校友网上开展专题报告会、交流会等,激发毕业生就业的积极性,促进毕业生深入了解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
3、鼓励毕业生参军入伍。加大毕业生参军入伍政策宣传,做到精准宣传、精准动员,鼓励更多毕业生到军营建功立业。
4、加强升学指导。针对专科学生专升本提供服务指导,邀请优秀专升本毕业生开展升本考试交流会、提供考试科目线上学习资源、教研室主任对口辅导等。加强对考研学生复试指导,在统计考研初试成绩基础上,邀请往届考研优秀毕业生开展网上考研经验交流活动,有针对性的提供复试指导和调剂指导,帮助学生顺利升学。
5、加强校企合作。邀请行业知名企业进校招聘,积极拓展与重点单位合作的深度和广度,积极引导学生面向重点合作单位实习就业。专业教师、辅导员大力开展就业推介,多渠道主动联系用人单位,主动为毕业生寻找就业岗位,确保毕业生有充分岗位就业。
6、鼓励毕业生积极参与“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开展线上创新创业指导服务活动,激发毕业生创新创业意识,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
(三)紧贴需求,提供优质就业指导服务。
1、开好线上就业指导课,通过校外聘请、校内培养形式充分利用校内外师资开展形式多样的就业指导服务。
2、加强思想教育和就业心理辅导。疏解毕业生焦虑情绪,辅导员通过班会积极开展心理辅导,努力帮助毕业生克服焦虑、悲观、失望等负面情绪,缓解就业心理压力,坚定信心,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寻找机遇。
3、开展“一对一”帮扶。对湖北籍毕业生开展“一对一”就业帮扶工作,切实了解、掌握毕业生实际困难,为湖北籍毕业生提供个性化网上招聘信息推送,积极协调、解决其就业入职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同时加大就业困难、家庭贫困毕业生就业精准帮扶力度,积极帮助双困毕业生参加各种招聘活动,联系单位推介其就业,对就业困难毕业生实行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包干到人。大力宣传国家关于高校毕业生求职创业补贴文件精神,积极组织贫困毕业生做好求职创业补贴申报工作,推动双困毕业生积极寻求就业岗位。
4、加强毕业生就业陷阱预防教育,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强化网络招聘规范及管理,严格审核工作岗位信息,严密防范招聘陷阱、就业欺诈、“培训贷”、传销等不法行为,切实维护好毕业生就业权益。
四、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全员参与。全体教师共同参与就业指导工作,形成“上下一盘棋,同心促就业”的良好局面,学院全体教工和各分管小组负责人要对标工作要求,主动承担责任,广泛宣传、认真组织落实。各毕业班要充分重视就业创业工作,认真组织开展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保质保量地组织好有关学生按时参加就业创业指导教育活动。
(二)及时上报、更新就业信息,确保数据真实准确。认真落实教育部的就业签约“四不准”要求:不准以任何方式强迫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 不准将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发放与签约挂钩:不准以户档托管为由劝说毕业生签订虚假协议: 不准将顶岗实习、间隙证明材料作为就业证明材料。
(三)加强组织保障。健全完善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度并逐级分解,将就业工作成效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从5月开始,毕业生就业签约率情况于每周通报,落实问责机制,对优秀个人进行表彰,对工作措施不到位、责任不落实的情况,严肃追责问责,确保就业工作平稳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