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教风学风建设,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根据学校“课堂教学质量年”活动实施方案(校政〔2019〕20号)和《关于组织开展“专业负责人说专业、任课教师说课程”比赛活动的通知》要求,经研究,我院决定在前期开展“听课评课、磨课”活动的基础上,对照本科合格评估要求,开展“晒课”活动即:“专业负责人说专业、任课教师说课程”比赛活动。
一、参赛对象
各本科专业负责人,教研室推荐的承担本科课程的主讲教师。
二、比赛内容
(一)专业负责人说专业
专业负责人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设计、实施与评价等四个环节开展“说专业”活动,具体内容见评分标准(附件1)。比赛采用PPT展示,时间不超过20分钟。
(二)任课教师说课程
任课教师围绕主讲课程的定位、设计、实施与评价等四个环节开展“说课程”活动,具体内容见评分标准(附件2)。比赛采用PPT展示,时间不超过15分钟。
三、赛程安排
比赛分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教研室内部选拔(11月8日至11月15日)
教研室内部结合实际组织开展选拔活动。并于11月15日前向院办推荐1-2位说课程参赛人选。
第二阶段:全院比赛(11.20日)
我院设立专家评审组,根据参赛教师现场表现,按照评分标准,对参赛教师进行综合评审。最终,按照比赛成绩评定获奖人员,并向学校推荐参加全校比赛。具体比赛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四、大赛评委:
第一组:黄良杰、邵翠丽、王培玲、何丽娜、黄湘、常茂松、孟一、夏秀梅、刘宁、温国兴
第二组:陈复昌、贾宪军、刘专、张清玉、崔海红、赵建坡、邓瑜、汤晓阳、陶丽、王建明
五、奖项设置
比赛设个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获奖比例分别为参赛教师的10%、20%和30%。
六、活动要求
(一)要充分认识开展“专业负责人说专业、任课教师说课程”比赛活动的目的和意义,高度重视,精心策划,依托教研室、课程组等基层教学组织开展工作。
(二)要做到“说专业”覆盖到所有本科专业负责人,统一参加全院说专业比赛;教研室内部做到“说课程”覆盖到所有开设本科课程的主讲教师,做到“人人说课、课课点评”,并注意积累和丰富教学活动记录,并最终推荐到院里1-2名,参加全院说课程比赛。
(三)大赛结束后,教师个人需提交说专业、说课课件,院办组织照相并写发一份新闻稿,收齐评委打分表和成绩汇总表工作。
六、联系人及方式
联系人:吴玉菡
联系电话:63771022
邮箱:13681626@qq.com
附件:1.“说专业”评分标准
2.“说课程”评分标准
伟德betvlctor1946
2019年11月8日
附件1:
“说专业”评分标准
环节 |
内容 |
分值 |
1.定位 |
1.1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要求; |
10 |
1.2目标设置准确合理; |
5 |
1.3在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与课程设置等方面体现学校的办学定位。 |
10 |
2.设计 |
2.1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依据充分; |
10 |
2.2课程设置结构合理; |
5 |
2.3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设计有自身特色。 |
10 |
3.实施 |
3.1有完善的监控教学过程以保证教学效果; |
10 |
3.2专业培养模式和培养特色突出; |
10 |
3.3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开设合理。 |
10 |
4.评价 |
4.1专业人才培养建设的成效显著,能通过同行评价、学生评价和第三方评价等方式体现出培养效果; |
10 |
4.2能很好的阐述在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有进一步推进建设的思路和举措。 |
10 |
合计: |
100 |
“说课程”评分标准
环节 |
内容 |
分值 |
1.定位 |
1.1能明确该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 |
5 |
1.2能清晰的阐述该课程服务于本专业的情况; |
10 |
1.3课程教学目标符合培养学生发展能力的要求。 |
5 |
2.设计 |
2.1能在课程教学方案的设计中体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
10 |
2.2能根据工作过程设计教学流程; |
5 |
2.3能依据能力目标设计课程内容。 |
5 |
3.实施 |
3.1能依据“学情”改革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手段; |
10 |
3.2能根据具体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模式、教材和教学参考书来组织和实施课堂教学; |
7 |
3.3教学过程体现理论实践相融合; |
7 |
3.4能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方面采取有效措施,体现出良好的课程纪律管理情况,手机的使用与管理情况等; |
8 |
3.5课外延伸教学情况良好,能借助网络教学平台辅助教学,在线优质资源的利用丰富,作业布置与批改完善,课外师生交流情况频繁。 |
8 |
4.评价 |
4.1学生的学业评价方式多样,平时成绩的构成与给分依据合理; |
5 |
4.2在学生的学业指导与服务方面措施有效,实施效果显著; |
5 |
4.3能与行业产业或用人单位开展共建课程资源; |
5 |
4.4能很好的阐述在课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有进一步推进课程建设的思路和举措。 |
5 |
合计: |
100 |